红茶网—全面科普茶叶百科知识,让你轻松懂茶、品茶、喝好茶。
当前位置:首页  茶文化  茶风茶俗 > 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三道茶

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三道茶

时间:2021-08-03 17:37:21 作者:彩韵 阅读:303°C

白族三道茶起源何时已难考证,但这套精妙而又饱含人生哲理的茶道礼节,发端并存活于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人家,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古时的大理是云南茶文化的中心。大理虽然不是云南茶的主产区,但由于历史和区

白族三道茶起源何时已难考证,但这套精妙而又饱含人生哲理的茶道礼节,发端并存活于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人家,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古时的大理是云南茶文化的中心。

大理虽然不是云南茶的主产区,但由于历史和区位优势的关系,大理在古代云南茶叶的贸易交通中所占的地位不容忽视,在古代云南茶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尤其如此。正是在大理,云南古代的茶文化实现了第一次整合,初步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云南茶文化。原因很简单,唐朝初期在大理崛起的地方政权南诏国,在一统云南后具备了整合云南茶文化的政治、经济基础。

对照历史脉络和地图就会发现,无论是南方丝绸之路还是滇藏茶马古道,有一个重要的节点都是难以避开的,这就是大理。南方丝绸之路是比丝绸之路更早出现的陆上大通道,一头串联起四川乃至更为广阔的中原大地,一头串联起印度以至范围更为宽广的东南亚、南亚一带。而滇藏茶马古道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起云南边地与藏区的大通道。这两条古代陆上大通道上来往流通的,不只是马帮和各种物资,还有来自各个地方的颇具差异性的文化。

当两条古道在大理相遇,呈十字型交错而过后,各种文化也在大理交汇融合,碰撞并迸发出别样火花,因此大理也有“亚洲文化的十字路口”之称。在这种区位优势下,发端于四川的中国古代茶文化,可以通过起点为成都的南方丝绸之路传到大理;产于“银生城”广大地域的茶,可以通过滇藏茶马古道经景东、巍山运到大理;两条古道沿线各民族的饮茶习俗,自然而然地也可以传到大理。

于是,当南诏国政权建立起来后,云南古代的茶文化在大理首次得到了有效整合。特别是在唐南诏国、宋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延续统治的500多年间,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滇藏茶马古道传播而来的印度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在大理交汇融合,使得佛教在大理地区广为传播并盛极一时,以至大理被称为“妙香佛国”。佛教的传播和兴盛,为云南古代茶文化的初步整合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饮茶和对茶树进行人工种植的地区之一,这已经无需赘述了。但在唐南诏国建立之前,却几乎没有任何产茶和饮茶的文字记载。关于云南茶的最早记载,出自唐代樊绰于咸通三年(862年)撰写的《蛮书》卷七:“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条被许多爱好者所熟知的史料,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比较丰富的,但许多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产茶上,而对饮茶习俗没有深究。

对照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南诏国时期至少在大理的苍山洱海周边,已经形成了普遍的饮茶习俗。《蛮书》成书时,由蒙舍诏(南诏)统一洱海周边其他五诏后建立起来的南诏国,其疆域远超今天的云南省境。其政权的主体,尤其是贵族上层,也早已经从蒙舍诏的发祥地巍山搬到大理坝子。因此,樊绰所谓的“蒙舍蛮”饮茶法,至少已经是大理坝子及其周边地区较为普遍的饮茶法。当时的洱海周边地区,是南诏国都所在地,自然是云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所以这里流行的风尚必然对整个云南的生活习俗产生巨大影响。

可以推断,随着南诏的强盛,在滇池地区筑拓东城(古昆明城)后,所谓“蒙舍蛮”的饮茶习俗,自然也会传播到以滇池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并进一步向周边辐射开去。从樊绰留下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三道茶在一定程度上承袭了南诏国是饮茶的古法,而这种饮茶法实际上也隐约有唐朝时中原一带的风韵在里面。所以个人推测,现在白族的三道茶,是在承袭“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的基础上,不断演进后形成的。三道茶的雏形,弄不好在南诏国晚期或大理国时,就以宫廷饮茶礼仪的形式出现,当元灭大理国后流入民间。

如果推测成立,那么现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间保留的饮茶习俗,特别是烤茶,与三道茶基本是同根同源的。三道茶的第一道,实际上就是烤茶。也就是说,当年的宫廷饮茶礼仪流入民间后,在包括白族在内一些少数民族间被简化成为了烤茶,实际上即便现在烤茶在白族、彝族人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礼仪性。而白族人聚居的洱海周边,由于物产丰富且当时白族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所以就被升级成了现在的三道茶。

当然这些只是个人推测,并无明确的史料佐证。对三道茶最明确的史料记载,出现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的游记中。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徐霞客抵达大理的宾川鸡足山,受到高僧宏辩的热情款待。徐霞客在游记中写道:“宏辩诸长老邀过西楼观灯。楼下青松毛铺籍为茵,去桌趺坐,前各设盆果,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徐霞客的记载,与现今“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稍有出入,不知是徐霞客记述有误,还是后来三道茶有所演变,抑或是佛家与民间所饮之三道茶本就有所差异,我们无从得知。但作为国内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鸡足山,其一淡二咸三甜的茶道,却也能给人一种佛理的启迪。

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知识 茶叶分类 饮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饮茶吧

用户评论

寻鱼水之欢

我从小就听老人家讲苍洱的传说,这回有时间终于去那里看到了真茶,这种传承几百年的文化,真的很棒!喝完感觉浑身舒畅,精神也焕发生机!必须推荐给喜欢茶的朋友们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白族三道茶的名字很有特色,也很贴切啊。听说苍洱的山水环境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所以味道一定独特。等有机会去品尝一下,体验一下茶文化。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从小就在妈妈旁边听她跟爷爷讲故事里的苍洱,如今终于有机会自己到那里去了!感觉山水之美和白族文化确实很特别。三道茶让我懂得了茶不仅仅是一个饮品,更是文化的传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雨离殇

作为茶爱好者,这种结合山水与文化的茶,我已经很期待了!请问在哪可以买到真正的苍洱三道茶呢?希望可以尝一尝这特别的茶香。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我去过很多茶产地,但从来没有像在苍洱这样感受如此强的文化氛围。白族人民的热情和他们的茶文化深深打动了我的心里!三道茶是他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标题写的很吸引人,我从来没听过白族有三道茶这种说法。看来云南还有很多待我探索的地方,也许我可以去一趟苍洱,寻找这传说中的三道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想问问这次旅行是否包含品茶体验? 我真的很想尝试一下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三道茶,听说味道很独特!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感觉这种旅游文有点油腻了,把各种地方描述的像是仙境一样,让人不相信。苍洱山水的确很美,但真实面可能和文字描述不一样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白族人对茶文化的理解真是独特!我觉得三道茶一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关于茶的知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西瓜贩子

我对苍洱山水一直很钟情,这次听说还有这样的白族茶文化,更增添了我要去那里旅游的兴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笑抵千言

感觉这种标题写的有点像广告文吧?不过我确实是有点好奇这个白族三道茶的味道...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那伤。眞美

云南果然是个适合休闲漫游的好地方啊!苍洱的山水加上白族的风土人情,一定会让旅途充满精彩回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别经年

期待看到更多关于苍洱白族三道茶的具体信息,例如制作方法、品鉴技巧等。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个文化的背后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其他类型的旅游文,觉得这种强调文化的比较枯燥乏味。 不如分享点实用的旅行攻略比较好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我喜欢云南的独特文化和自然环境,也许我以后会去感受一下苍洱山水间的白族三道茶!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标题写的吸引人,让我对苍洱白族三道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期待看到更多关于这片土地与文化的真实故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作为一个旅行达人,我一定会把苍洱白族三道茶列在我的必打卡清单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葵雨

感觉这种旅游文太单调了,缺乏一些趣味性和深度。不如用更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地方特色,引发读者的共鸣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全网暗恋者

也许我应该去一趟苍洱体验一下白族三道茶的独特文化和风情。期待自己能从中获得新的见解和感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地址:https://www.gddfy.com/article/1131.html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

    本栏阅读
    怎样理解茶兴于唐盛于宋
    唐代,社会步入盛世发展,茶叶正式奠定食用功能,并兴起,成为了中国的举国之饮,出现茶事经典《..
    茶叶故乡各色茶被赋予了雅致的名称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种茶、品茶历史悠久,产茶量极为丰富。因疆土广袤,各地环境气候不尽相..
    茶如人生
    姜子牙80岁才遇见明主,司马懿60岁才得到重用,刘邦40岁时还在沛县做亭长。从古到今,真正厉..

    Copyright © 2002-2024 红茶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8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