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网—全面科普茶叶百科知识,让你轻松懂茶、品茶、喝好茶。
当前位置:首页  茶叶资讯  茶具知识 >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鉴赏与研究(上)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鉴赏与研究(上)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时间:2024-05-27 14:09:23 作者:小编 阅读:9°C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唐代越窑茶具中的茶碗,典型的有三种款式。图8唐代越窑青瓷海棠碗,宁波博物馆藏。图8 唐代越窑青瓷海棠碗,宁波博物馆藏图9唐代越窑青瓷海棠碗,上海博物馆藏。这是一件传世瓷器中造型独具一格的越窑青瓷碗。图9 唐代越窑青瓷海棠碗,上海博物馆藏

浙江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发祥地,成熟的青瓷烧制时间可追溯到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衰落于元末明初。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陈万里曾言:“中国陶瓷史有一半在浙江。”浙江青瓷窑系庞大,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对当时浙江生产的青瓷茶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他在《茶经·四器》中说:“碗,以越州为上,定州次之,婺州次之……”在陆羽的评语中,他评为世界名碗的三大茶碗中,浙江青瓷就占了两个——浙东越州的越窑和浙中婺州窑。那么,作为唐代享有如此盛誉的浙江青瓷茶具的代表,越窑青瓷茶具的造型特点是什么?器物类型有哪些?具有什么样的艺术品质和社会历史文化影响?

器物之用,在于用。茶具作为饮茶的器物,其发展必须随着使用者饮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中晚唐饮茶之风盛行,极大地刺激了浙江青瓷茶具的生产。为满足和跟上当时茶具消费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浙江各地青瓷窑炉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技术和资源优势,生产烧制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茶具。唐代茶圣陆羽在其名著《茶经》中对浙江生产的青瓷茶碗给予了高度评价,是对唐代浙江青瓷茶具制造业发展的充分肯定。茶具的制作是当时社会饮茶方式和茶文化发展的直接见证。 因此,要了解和研究唐代越窑青瓷茶具制作的历史概况、类型及其艺术特征,就必须首先了解唐代的制茶方法、储茶方法、饮茶方法,这样才能全面理解和较为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

01

唐代的制茶工艺与储茶方法

饮茶方法及茶具特点

图一为唐代《宫乐图》局部图,反映的是唐代宫女、贵妇饮茶的日常生活场景。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图1 唐代《宫廷音乐图》局部

到了唐代,饮茶之风已在全国兴起,人们的饮茶已由粗放式的泡茶进入到精细泡茶的阶段。研习技艺,意在趣味盎然。到了唐代,饮茶已不再是士大夫、贵族、僧侣的专属,茶已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饮品。随着饮茶之风的盛行,人们更加注重研究饮茶的趣味和茶具的质量。因为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等实用性,而且一件雅致精美的茶具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自唐代以来,我国的茶具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了中唐,不仅茶具种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的质地,注意根据茶叶来选择茶具。这种发展状态在《茶经》中得到了具体的反映和记载。 唐代的泡茶方法,一是陆羽为代表、《茶经》所提倡的冲泡法;二是苏轼介绍的泡茶法。泡茶方法不同,所需的茶具自然也不同。但基本都是一样的,一般不超过《茶经》所列的26种饮茶器具。

陆羽在《茶经·唐四用》中列举的茶具有:风炉、灰盅、盒、炭棒、壶、横床、夹子、纸袋、磨、拂、筛、盒、水立方、滤水袋、葫芦、竹篮、盐钵、盖、熟锅、碗、簸箕、洗钵、巾、套、篮。以上列举的茶具主要有铁、铜、瓷、竹、木、纸、纱等材质。自唐代以来,瓷制茶具成为中国古代茶具的主流品种。根据使用需要和饮茶方法,瓷制茶具主要有储茶用的茶盒、茶罐,泡茶、倒水用的茶壶,饮茶用的茶碗等。

02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

越窑是古代中国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其窑口主要分布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时期为东汉至宋代。唐代是越窑工艺最为精湛的时期,居全国之首。越窑之名始见于唐代。越窑青瓷与唐代饮茶风尚密切相关,其瓷质细腻,造型端庄大方,釉色光亮润泽,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也影响和刺激了茶具中越窑青瓷的革新和制作。唐代开始以地方郡县名称来标识所生产的产品。越窑在越州(今浙江慈溪上林湖滨湖一带),故而得名。 那里烧制的青瓷代表了晚唐五代青瓷的最高水平,被称为秘色瓷。唐代越窑青瓷的精美闻名天下,为当时的诗人所赞叹:颜旷赞“越泥如玉”,许浑赞“越泥清如秋水”,皮日休咏“杏人越人皆能制瓷,圆如落月魂,轻如升云魂”,陆龟蒙留下“九秋风露开越窑,万峰翠色夺人”的名句。五代吴越时期,越窑瓷器“臣庶不得用”,吴越王钱氏曾将其作为贡品。

饮茶在中晚唐时期开始盛行,宫廷、寺庙、文人墨客都把饮茶视为一种高雅的活动,不仅注重茶叶的品质和泡茶的方法,而且对茶具的式样和制作也十分讲究。唐代越窑位居当时六大青瓷名窑之首,所制茶具不仅造型优美,而且釉色青绿晶莹,不仅是精美实用的茶具,更是可以把玩的艺术品。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这样评价越窑茶具:“瓯、越州为佳,唇不翘,底翘而浅,仅容半升……”唐代越窑制作了大量精美的茶具,按其功能和造型可分为茶碗、茶盘、汤瓶、茶碾、茶盘、鹾簋等。

03

越窑茶碗及茶杯

唐代越窑茶具中茶碗的典型样式有三种:一是玉底碗,二是花口碗,三是雕花碗。

越窑玉碗

越窑玉璧底碗底部中央有一圆形孔,形似古代礼器玉璧,故称玉璧底碗。此种玉璧底碗流行于中晚唐时期。

图二 唐代越窑青瓷玉璧底碗,洛阳博物馆藏。口径15.7,底径7,高4.7厘米。圆唇,外撇口,玉璧底。胎体细腻,烟灰色。釉色青绿,釉面有浅冰裂纹。1955年河南洛阳唐兴元元年(784)唐墓出土。此碗为出土年代明确的越窑玉璧底碗,是鉴别此类器物的标配。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二 唐代越窑青瓷玉底碗,洛阳博物馆藏

图三 唐代越窑青瓷玉璧底碗,洛阳博物馆藏。口径20.5厘米,底径8.2厘米,高6.4厘米。外撇圆唇,口外斜,玉璧底。胎质细腻,呈烟灰色。釉色青黄,釉面光滑无纹。1955年河南洛阳唐兴元元年(784年)唐墓出土。此碗为出土年代明确的越窑玉璧底碗,是鉴别此类器物的标配。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

图3 唐代越窑青瓷玉底碗,洛阳博物馆

图四:唐越窑玉璧底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3.5、口径15.4、底径6.7厘米。敞口圆唇,斜直腹,短圈足,青釉,素净无纹,玉璧底。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4: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代越窑玉碗

图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代越窑玉璧碗。高4.8厘米,口径13.7厘米,底径6.8厘米。该碗撇口,圆腹,低圈足,施绿釉,素面无纹,玉璧底。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图5:唐代越窑玉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六 唐越窑玉璧窄口碗,浙江古月轩藏。高6,口径14.5,底径6.5厘米。窄口圆唇,弧腹,玉璧底,通体施绿釉,色泽橄榄绿,滋润明亮。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六 浙江古月轩藏唐代越窑窄口底玉碗

图七 唐代越窑大口玉璧底碗,浙江古月轩藏。高6.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11厘米。器形较大,大口,圆唇外撇,斜腹内收,玉璧底,釉色青中泛黄,光滑匀净,无任何痕迹。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7 唐代越窑大口玉碗,浙江古月轩藏

越窑花口碗

唐代越窑花卉纹碗明显受到唐代金银器造型的影响,碗口多制成四朵、五朵或六朵花卉纹口,形成了唐代早、中、晚时期越窑青瓷碗的形制特征。

图8 唐代越窑青釉海棠纹碗,宁波博物馆藏。口径15.7×8.4,底径5.2,高4.4厘米。碗口呈海棠纹,弧腹,圈足。内壁两边及两端雕有四片写意莲叶纹。笔法简练,线条流畅,釉色青绿晶莹。出土于宁波河义路遗址。出土时与唐代“大中二年”(848)款碗(残片)在同一位置。为晚唐越窑烧制的新品,是鉴别此类产品的标准件。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

图8 唐越窑青瓷海棠纹碗,宁波博物馆

图9 唐代越窑青釉海棠纹碗,上海博物馆藏。高10.8,口长23.3,口宽32.2,足径11.4厘米。器形规整,丰腴大方,碗口呈盛开的海棠花状。胎体细密,釉质匀净,青中泛黄,温润如玉。此为传世瓷器中绝无仅有的越窑青釉碗。早在唐代,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就烧制了不少贡瓷供皇帝享用,此件海棠纹碗便是其中的精品。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

图9 唐代越窑青釉海棠纹碗,上海博物馆藏

图十 唐代越窑青瓷花口碗,临安博物馆藏。口径16.7厘米,底径8.3厘米,高8.5厘米。五瓣花口,深弧腹,外壁浮雕五脊,口部五脊相连,圈足,宽足沿有支痕。通体施绿釉,釉面光润亮丽,胎体细腻,造型端庄,展现出越窑工匠精湛的造型能力和烧成技术。此器物于唐天福元年(901)1980年临安金城街道西蜀村水丘家族墓出土,为鉴别同类越窑产品的标准件。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图10 唐越窑青瓷花口碗,临安博物馆

图十一 五代越窑青瓷花口碗,临安博物馆藏。口径14.6厘米,底径6厘米,高5.8厘米。敞口,斜直腹,短宽圈足,外壁压五脊,与五瓣花口相连,绿釉。2008年出土于临安金城街青柯村五代同光四年(926)墓。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十一 五代越窑青釉花口碗,临安博物馆藏

图十二 五代越窑青釉花口碗,临安博物馆藏。口径14.4,底径7.6,高7厘米。碗形似半开莲花,六瓣口,薄圆唇,直圆腹,从口部至圈足有六条等距的内棱线,内壁也有六条相应的凸棱线。器形规整典雅。圈足微外撇,足底瘦圆。器身细密,通体施绿釉,釉色青灰明亮。外底有八个挑腿痕。1996年五代天福四年(939)临安玲珑街香里村康陵出土。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

图十二 五代越窑青釉花口碗,临安博物馆藏

图十三 五代越窑青瓷花杯,临安博物馆藏。口径8,底径5,高4.8厘米。五花口,小圆唇,弧腹,外壁自口至圈足有五条等距直棱,内壁亦有五条相应的凸棱。高圈足外撇,釉色鲜青灰色,底部有四条支撑烧痕。1996年临安玲珑街道象里村五代天福四年(939)康陵出土。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图十三 五代越窑青瓷花口杯,临安博物馆藏

图十四 辽越窑青瓷葵口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口径21.4厘米,底径8.4厘米,高9.2厘米。葵口式五曲花口,腹壁斜弧向下,通体施绿釉,釉色鲜艳。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辽会同五年(942)耶律禹之墓出土。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十四 辽越窑青瓷葵花纹碗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十五 辽越窑青瓷葵口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口径9.8,底径5,高5厘米。沿呈四曲瓣状,腹斜收,腹壁微呈瓜子状,外撇足。胎色青灰色,胎壁薄。器面施釉均匀,光亮润泽,足底无釉翻边。2015年内蒙古多伦县小王里沟辽通和十一年(993)萧妃墓出土。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图十五 辽越窑青瓷葵花纹碗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唐代秘色瓷莲花碟

图十六 唐代秘色瓷莲花托,宁波博物馆藏。托由茶盏、托子两件器物组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为五瓣花口形,外壁压有五条凹脊,形成五瓣边界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花纹。托子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形似荷叶,薄边分成四等份,卷起,极富动感。托子中央凹陷,正好能稳稳托住茶盏,看上去像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形成一幅荷叶被轻风拂过,盛开的莲花在水中摇曳的画面。整只托子釉色碧绿如玉,釉面光亮均匀。 胎釉结合紧密,胎色浅灰,造型设计巧妙,做工精湛。此件唐代秘色瓷莲花托于1975年在宁波市河义路遗址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一件唐大中二年(848年)云鹤纹碗,为国家一级文物。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十六 唐代秘彩瓷莲花托,宁波博物馆

图十七 苏州博物馆藏五代越窑秘制青瓷莲花碗。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盘高6.6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9.3厘米,通高13.5厘米。此越窑秘制青瓷莲花碗由碗、盘两部分组成。碗直口深腹,圈足。盘形似豆瓣,外撇口,收腰,外撇圈足。碗外壁、盘面、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般的凸起,图案巧妙,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从露出的部分可以看出瓷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 尤其是其釉色温润内敛,呈现出如玉般的温润之感。此件越窑秘色青瓷莲花碗、盘,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三层发现,为苏州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五代、北宋时期秘色瓷器鉴定的标准。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十七 五代越窑秘制青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

04

越窑雕杯、碗

唐末至五代,随着饮茶之风日渐兴盛,越窑也烧制了大量刻有莲瓣纹、蕉叶纹的杯、碗。

图十八 越窑青瓷双风莲瓣纹大碗,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口径21厘米,底径9.6厘米,高7.5厘米。口微敛,腹斜弧,外壁刻三层莲瓣纹,内壁等距装饰8道花卉纹,上、下各4道,方向相反,成对交错,底部四周饰弦纹。内底饰相向风纹,有鹰啄风纹,头部饰翠绿色羽毛,双翅鼓起,尾部饰彩色,相对盘旋,模仿金银器纹饰,雕饰生动。器壁较薄,釉色白中略带青绿。 2015年内蒙古多伦县小王里沟辽统和十一年(993年)萧妃墓出土。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

图十八 越窑青瓷双莲瓣纹大碗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十九:越窑蕉叶纹杯,浙江古月轩藏,五代。高8,口径15.5,底径7厘米。大口,弧腹内卷,圈足略高,外腹刻蕉叶纹,杯腹壁自唇口至底直沿凸印六等分,成花口。内底刻针尖花卉纹。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十九 浙江古月轩藏越窑蕉叶纹碗,五代

图二十:浙江古月轩藏越窑蕉叶纹杯,五代。高6.5,口径12.5,底径6厘米。微敞口,圆唇,弧腹,圈足,外壁腹刻蕉叶纹,釉色青黄,造型端庄。

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20 浙江古月轩藏越窑蕉叶纹茶杯,五代

图二十一 越窑蕉叶纹杯,浙江古月轩藏,五代。高6.5,口径10.5,底径6厘米。大口微内敛,圆唇,浅弧腹,大圈足,外壁及腹部饰蕉叶纹,釉色青绿,釉层玻化不深。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

图21 浙江古月轩藏越窑蕉叶纹碗,五代

图22:越窑蕉叶纹杯,中国浙江省越窑青瓷博物馆藏,五代。高10.9厘米,口径13.3厘米。直口尖唇,窄腹,外撇圈足,外壁绘四层蕉叶纹,施青黄釉,器型规整,工艺精湛。

青瓷茶具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茶具青瓷石质茶盘

图22 五代越窑蕉叶纹茶杯

中国浙江东部越窑青瓷博物馆藏

图23:越窑蕉叶纹杯,中国浙江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藏,五代。高10.3厘米,口径12.4厘米。敞口,圆唇,深腹。腹部下部向底部逐渐收窄,外撇足。器外壁饰三层蕉叶纹,生动流畅,美观大方。施青釉,造型规整典雅,做工精湛。

茶具青瓷石质茶盘_茶具青瓷的好还是哥窑的好_青瓷茶具

图23 越窑蕉叶纹茶杯(五代)

中国浙江东部越窑青瓷博物馆藏

    本文地址:https://www.gddfy.com/article/2024-05-27/13732.html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

    本栏阅读
    中国古代茶具的发展演变过程
    明代许次纾《茶疏》有言:“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页,缺一则废。”这强调了茶、..
    黑虎、荷叶瓣杯(茶具图片)
    荷叶瓣杯青狮黑虎湘妃情   ..
    精美茶具:三结义壶(茶具图片)
    三结义壶青梅竹马方础壶 ..

    Copyright © 2002-2024 红茶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8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