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1》
白茶老了,就会变红,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好人老了,就会变坏,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最初,上山采茶时,白茶的鲜叶是绿的。
不论春茶秋茶,颜色都绿。
茶青鲜叶的外观之所以呈现为绿色,是因为当中有一类物质,名曰叶绿素。
叶绿素属于总称,身后拥有一个大家族。
脱镁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等等等等,都属于这个家族的成员。
叶绿素a,呈深绿色。
叶绿素b,呈黄绿色。
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在茶树上的芽叶幼嫩阶段,叶绿素b含量更高些,叶色是嫩绿、黄绿、绿叶中泛着淡鹅黄。
随着芽叶进一步发育,叶片舒展,叶张变大变宽,叶表的蜡质层增厚,叶片成熟之后,叶绿素a占比增多,叶色呈深绿、翠绿。
当然,叶绿素的含量还跟气候和温度有关。
每年的春茶季,乍暖还寒。
此时的气候特征是,日照时间短,光照更柔和,日均温低于白露秋分那段时期,茶树的生长发育力旺盛。
于是,新生出来的茶青鲜叶便较为莹薄,叶背白毫密密,叶片较薄,呈现出青葱少女般的鲜嫩绿色——此为叶绿素b含量更高的缘故。
光阴荏苒,到了秋茶季。
在秋分之前,秋季的气象特征是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
多秋高气爽,秋阳明媚的舒爽天气,茶树们不疾不徐的生长,生发芽叶的速度不如春天。
由于生长期长,采下一芽三、四叶的秋寿眉时,人家已经多晒了好几天的太阳。
沐浴的光照更多,让鲜叶发育状态更成熟,摸起来手感更厚实,叶表带有光亮的蜡质。
同时受到白天“秋老虎”的高温和充足日晒影响,秋茶鲜叶内的叶绿素分解多,看上去,秋白茶普遍不如春茶嫩绿。
这便是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不够高的缘故。
《3》
到了加工环节,白茶的工艺要领讲究的是:及时摊晾,薄摊薄晾。
此时,茶青鲜叶已经从茶树上采下,芽头、叶片、嫩梗一应与茶树本体分离,无法再从茶树身上汲取养分与水分支援,故,叶绿素的生成也停止了。
于是,从脆生生的茶青鲜叶自枝头拗断开始,叶片内的叶绿素便开始了递减之路。
春茶季,太阳离北半球远,光照强度弱,叶片内的叶绿素受热小,分解慢。
萎凋结束后的春白茶,叶片依旧是绿的,只是没有鲜叶那般光鲜亮丽。
秋茶季,晴天多,日照更充足,光照强度更强,叶片当中的叶绿素分解速度便更快了些。
到秋白茶成品制出来后,我们便能看到,日光萎凋后的秋白茶是没有春茶那般深绿的。
它是五彩的——以绿为基底色,间或带有土黄、郝色、砖红、微褐等颜色的斑块,似迷彩服的色彩一般,似层林尽染的秋日山林。
这些斑块,是鲜叶沐浴过秋老虎之后留下的痕迹,似高原地区小朋友脸蛋上的酡红,似星星点点的俏皮雀斑,点缀在以绿为主的叶色当中。
初秋日晒烈,温度高一些,秋茶、白露茶叶片的五彩色现象便会明显些;进入深秋气温冷下去,光照变柔,产出来的秋分茶与寒露茶又能恢复相对更纯粹的深绿、竹绿、墨绿。
从这些颜色的变化可以看出,正常的白茶加工工艺,对叶片颜色影响并不太大,只是在绿色中沉浮着,不是深一分的绿,便是浅一分的绿,无论如何不可能猛然间360度大拐弯,一下子从绿变红,从绿变黑。
除非改变白茶的工艺,对它厚堆、渥堆、故意让茶青全发酵。
茶青堆里又闷又热还不透气,这些鲜叶被沤坏沤伤,叶绿素遭受摧毁式打击,不但迅速分解,还直接生出发茶红素和茶褐素,才会让成品茶全体变红,变咖,变黑。
《4》
那么,压饼工艺呢?压饼工艺会让白茶的颜色发生从绿到红咖的变化吗?
并不会。
压饼时,散茶会从仓库里搬出来后,摊开醒一醒。
根据100克、200克、300克、350克等不同重量规格进行称重。
放入干净布袋内称重后,让干茶快速过一遍热蒸汽,适度蒸软。
蒸软后趁热包揉,散茶本身的植物细胞发生部分破壁,从中释放出多酚类、多糖等物质。
包揉结束,压制定型,得出圆润规整的茶饼雏形。
将包着布袋的茶饼们,稍微摊晾一番,再进行最终的烘干,将茶饼里外烘干透彻就可得到最终的成品茶饼。
我们知道,造成白茶颜色改变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的减少。而叶绿素的减少是受加温的影响。
纵观白茶压饼流程,有两道工序有涉及到给白茶加温——它们是蒸软与烘干。
这些短暂的施加在茶饼身上的高温,蒸发了少部分的叶绿素,留下了叶黄素。
是以,压成饼后,饼茶的颜色比原有的散茶,颜色更黄一点点。更熟一些些。
但由于压饼时的加温是短暂的,并且加温的幅度并不高,以是饼茶当中的大部分的叶绿素依旧被保留下来。
这些大量留存下来的叶绿素,构成了白茶饼的基底色——绿色。
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年当年的饼茶,依旧是以绿为主导,仅是比同年份的散茶略微增了几分淡黄,却不至于变成红咖色、黑褐色。
除非压饼技术太糟,或者直接抱着做旧目的——厚厚堆,大火烤,高温烘,中间没有停下来透气散热,一直闷在里面进行全面发酵。
持续不间断的折腾一批茶饼,才会让白茶折损了全部的叶绿素,生成全发酵的茶红素和茶褐素,让茶叶变成泛红黯淡模样!
《5》
如果把新白茶存成老白茶,会从绿色系变成红色系吗?
不会。
叶绿素的减少,茶红素和茶褐素的生成,需要的首要条件是,加温。
在陈化过程中,不断给这款新白茶加温,或者是让它见光,在温度的变化中,在光照的催化中,新白茶当中的叶绿素会一天天减少,而茶红素和茶褐素会一天天生成。
正常存茶是不会这样干的,正常存茶的人都想把茶存好,肯定是密封避光保存。
在密封的环境里叶绿素想分解,是很难很慢。
密封、干燥、避光、阴凉、舒适的存茶环境里,在三层包装严严实实的守护下,白茶的自然陈化从不涉及夸张明显的色系转变。
只是在保留自然原色基础上,逐渐过渡。
老的春白茶的叶片,依旧是以绿为主。
新茶是竹绿、翠绿、嫩绿、葱绿深浅交织,老茶则是深竹绿、墨绿、灰绿、暗绿层次交错。
老的秋白茶的叶片,尤其秋白露的叶片,照例是五彩色。
只不过新茶看着色彩更光鲜,存老后则暗一些、深一些。
色系不改,色彩的明暗度与饱和度在逐年渐进。
像美人老了,依旧是美人,只是多了些皱纹,标致的五官底子不会改变。
所以,列位看官想一想,那些自称是老白茶,却咖啡色黑褐色的茶是怎么来的?
当然是从新白茶时期开始,它就是红的,咖的,褐的。
好人老了也不会变坏,那些坏坏的老人,肯定是年轻时候,就是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