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网—全面科普茶叶百科知识,让你轻松懂茶、品茶、喝好茶。
当前位置:首页  茶文化  茶风茶俗 > 民族茶俗喜“闹”佳节

民族茶俗喜“闹”佳节

时间:2021-08-03 17:37:23 作者:函格 阅读:62°C

中秋团圆夜,欢乐在中国。中秋节,少数民族中的彝族、鄂温克族、侗族、壮族等,也会“举头邀明月”,与月共舞。月伴高空,欢乐的氛围中,同样少不了茶的香浓。贵客来,少不了“三幺台”过中秋,各地风俗多有不同,但有

中秋团圆夜,欢乐在中国。中秋节,少数民族中的彝族、鄂温克族、侗族、壮族等,也会“举头邀明月”,与月共舞。月伴高空,欢乐的氛围中,同样少不了茶的香浓。

贵客来,少不了“三幺台”

过中秋,各地风俗多有不同,但有一样东西,肯定是一致的———吃月饼。可单单有一个地方今年过节却是例外,他们不吃月饼,吃“新”。

这不,贵州遵义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今年过中秋,就迎来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央视四套“传奇中国节·中秋”全程**那里的传奇中秋节。

“吃新,也叫尝新,尝尝地里刚成熟的农作物,乡里乡亲分享丰收的喜悦。”道真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黄建说。“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时,我们当地的仡佬族就会选择一个日子吃新,祭祀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今年,我们就把吃新节选在了中秋节。”

吃新节和中秋节的喜上加喜,引来了五湖四海的宾客到访。招待贵客的特殊礼仪,就是仡佬族特有的“三幺台”。

黄建说:“三幺台总共分为三席:茶席、饭席、酒席。幺台是当地的方言,是结束的意思。一席结束吃下一席,因此称为三幺台。”

尤其是第一台,寓意为“接风洗尘”。主人会准备九盘果品糕点,有百花脆皮、红帽子粑、美人痣泡粑、核桃等。当然,这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每人都要配上一碗土茶。这里的土茶,就是道真的油茶。这种油茶的制作也很特别,要用猪油在锅内翻炒青茶,然后加水熬煮,等到水快干了,用木瓢搡茶成糊状,做成“茶羹”。之后再放上油渣、食盐、花椒、熟芝麻、黄豆等,进行饮用。味道浓烈喷香,很得当地人喜欢,甚至还由此衍生出了系列产品: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油茶面条等,应有尽有。三幺台就在主客边喝茶边聊天的茶席热闹声中开始了。

“三幺台饮食文化,还是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它充分反映了这里的独特饮食风味,也体现了仡佬族待客的热情和淳朴。”黄建说。

道真县有着悠久的种茶和饮茶历史,是贵州省著名的“十大古茶树之乡”。少数民族风情与这里的茶,早已在柴米油盐的历史浸染中融为一体,仡山茶酒歌、敬茶歌,不少当地人更是张口就来。道真,还生产特有的硒锶茶,有着浓郁的豆香和绿茶的清新香味。黄建介绍:“道真位于微量元素硒、锶的丰富地带,由此栽种生产的茶,也含有这两种微量元素,同时也造就了茶独特的口感。”

细细咂摸仡佬族的民俗文化,里面有着浓郁的茶味儿。“相信在未来,神秘的仡佬族文化,更会为道真的茶文化、旅游文化助力。”黄建说。

茶中有新意

云南的古寨山水间,茶俗独特的风味,也在假期上演。尤其在素有“茶之源、道之始”美誉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欢乐的氛围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洋溢着。宁洱县与茶结缘已久,在2007年它还叫做普洱县,这里有“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的无穷魅力,也在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与各种新奇茶饮相关的身影。

今年过节,一些哈尼族同胞也备上了独有的布都三道茶,其中的第一道茶就是非茶之茶——哈尼节节,又被称为“薄荷茶”,是长在茶树下面的一种低矮植物,也顺道被当地人采摘下来做成了茶。如今,他们的房前屋后都种着这种植物,不论日常生活,还是喜庆佳节,都会随时拿来,成为了必备的茶饮。

除了哈尼族,彝族同胞也有自己的节日茶俗。但今年更为有意思的是,热爱喝茶的一位彝族小伙儿突发奇想,将彝族同胞一直以来珍视的水果也做成了饮品,还赋予了它一个新名词儿——香橼茶。

这不,中秋十月,正在大家喜迎欢庆之时,当地的彝族小伙儿王建华,还在总结和科研着这款香橼茶。

“十月份,正是香橼开始在当地采收的季节。香橼在我们这里,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一种水果。”王建华说,每年中秋,彝族同胞的各个村寨都有祭拜月亮的风俗,在准备的水果中,一定少不了香橼。

“村寨的人会千方百计地找到香橼,越大越好。而拿出香橼的家庭,也会被认为是当年吉祥如意的人家。”王建华说,就算不是过节,在过去结婚,送鸡鸭鱼肉很普遍,若是能送上香橼,也是非常贵重的礼物,被认为是“送吉祥”。

“香橼的果子很大,被当地人认为是最大的一种水果,且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它名字的寓意也好,被称为是‘缘分果’。”更难得的是,香橼还能药食同源,这才让王建华萌发了做香橼茶的创意。

“小孩子百日咳时,我们就会用它的皮煮水喝,老人家还会用香橼煮肺片,来治疗支气管炎。”王建华说,现在彝族的朋友来他那儿,看到香橼,都会让孩子吃一吃,或喝喝它泡的水。

香橼茶有几种喝法。一种是泡香橼的叶子喝。例如新人结婚时,大家会以此煮水让他们喝;第二种是煮香橼的果肉,它的果肉发白,喝起来带着果香;第三种是将香橼皮或泡或煮。

“一般煮的味道更好,它的皮是金**的,有橘子味儿的清香,喉咙很舒爽,略微有点苦味儿。”王建华说,之前大家都会将皮切成片晒干来煮,现在根据市场的需要,他也会做成丝状。

“我们还在用纳米技术,将它打造成为可溶解于水的袋泡茶形式,以后更多地向外地推广。”王建华说,“一直以来,香橼煮水都是传统习俗,现如今越来越被等茶饮所取代。我现在重新开发,希望香橼茶的传统可以慢慢回归,说不定在未来,喝香橼茶更会成为我们节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与茶健康 茶叶的知识 茶叶分类 饮茶文化 茶的起源 茶的历史 茶叶百科 饮茶吧

用户评论

落花忆梦

说的太对了!每次过年,家里除了吃吃喝喝之外,最让我期待的就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分享家乡的特产茶和聊聊天了。热闹沸腾的气氛真的让人感觉格外温暖!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水波映月

民族茶俗啊,确实挺特别的。不像现在这年轻人喜欢自己静静在家品一杯茶,我反而更喜欢大家围着一起喝红茶,一边说 funny 的话一边吃点心,感觉更有意思的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苏莫晨

我觉得“闹”其实就是热闹和喜庆吧,过节嘛应该要闹闹的,跟亲朋好友分享家乡的传统茶俗,也让我更了解自己文化的传承!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折木

虽然我喜欢传统的茶文化,但我觉得现在年轻人追求精致和个性化。单纯的“闹”可能对他们来说不太吸引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我是外地人啊,嫁到这边才知道原来过年喝茶是这地方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第一次参加的时候感觉特别有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说得太好了!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重视民族文化,像这种“闹”的茶俗就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希望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感受这份文化的独特魅力。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其实很多时候,“闹”不仅仅是热闹而已,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表达喜悦和欢感的仪式感。我觉得这很有趣,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验!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究会走-

我个人蛮喜欢热闹的氛围,所以过年的时候大家一起喝茶聊天就觉得特别开心!这种“闹”就是一种快乐,让人身心愉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_心抽搐到严重畸形っ°

不过 nowadays 年轻人更倾向于独立品味高档茶叶,而不是大众参与的那种“闹”的吧?传统的茶俗和现代的审美观似乎有点差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限量版女汉子

我觉得“闹”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寄托和生活阅历。我们应该尊重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过年喝茶,虽然是有些老土、有些俗气,可我总觉得这样的气氛很温暖也很真实,让人回味无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君临臣

我觉得“闹”这种热闹的方式能够让大家更容易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喜悦,也更能促进亲情和友谊的增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这个观点很有深度!我觉得,“闹”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单身i

民族茶俗确实很有特色,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和魅力。希望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不断发展创新!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家里的氛围可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每一家都会邀约亲朋好友一起喝茶聊天,真的充满了热闹的景象!现在科技发达了,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那刺眼的温柔

我觉得这种“闹”其实是一种传统的社交方式,在现代社會里越来越少了。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这种说法还真是挺直观的理解啊!我理解民族茶俗喜“闹”,就是过年的时候大家一起热闹地喝茶聊天,气氛热烈!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地址:https://www.gddfy.com/article/1200.html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

    本栏阅读
    怎样理解茶兴于唐盛于宋
    唐代,社会步入盛世发展,茶叶正式奠定食用功能,并兴起,成为了中国的举国之饮,出现茶事经典《..
    茶叶故乡各色茶被赋予了雅致的名称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种茶、品茶历史悠久,产茶量极为丰富。因疆土广袤,各地环境气候不尽相..
    茶如人生
    姜子牙80岁才遇见明主,司马懿60岁才得到重用,刘邦40岁时还在沛县做亭长。从古到今,真正厉..

    Copyright © 2002-2024 红茶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8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