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品牌,凶猛的价格战
一位老茶客说:某品牌的普洱茶,去年2万一件,今年降到了4000一件。
关注这款茶很久,看到2折清仓,明摆着就是捡漏,虽然茶叶喝不完,还是没忍住买一件。
刚收到货,其它茶叶又降了,没忍住继续买。就这样,原本买山头茶的茶友,去买降价的大牌茶了。
大牌普洱茶的降价狂潮,把原本山头茶的市场抢走,让原本艰难的中小茶企雪上加霜,有的甚至直接倒下了。
大茶企的傲娇
一位做大牌茶的经销商找到厂家,说:厂家卖2折,经销商要被你们搞废。
然而,厂家根本不在乎。原因在于:品牌厂家经销商众多,经销商在终端,几乎是单打独斗,根本不可能抱团对抗厂家。
个别经销商受不了降价,找厂家,厂家经销商众多,无所谓。心想:你不干,自然有人干。缺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还得安慰经销商:某总啊,厂家也不容易。要是我们厂家都没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您仓库里那堆茶,可就更难卖了。你也降价吧。
经销商听了,你零售价跟我拿货价一样,我便宜卖,是亏的。心里很不爽。不爽归不爽,拿厂家一点办法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大牌厂家降价,茶叶能变现回笼资金。
茶叶是不是标准品,不在茶叶本身,在于品牌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标准品降价,2万一件降到4千一件,能给人一种捡漏错觉,此时,茶叶是能卖掉的。就跟茅台降价,必然大卖一样。
只是,茶叶品牌的影响力没有茅台那么大,但在相信品牌的茶友心里,只要价格大降,都是捡漏。
小品牌,伤不起
大品牌掀起价格战,做山头茶的小茶企不敢接招。
山头茶原料价格太贵,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而且,小品牌的茶经销商数量有限,市场规模小,降价也不一定能卖掉。降价还卖不掉,茶企必挂。
普洱茶市场,大茶厂收便宜的原料,走拼配路线,原料成本很低。就算降价,也不会太亏。
但走纯料路线的小茶企,山头茶原料成本太高。比如,像冰岛坝歪古树挑采的春茶,原料将近4000块一公斤,卖价4500到5000一公斤。
面对大品牌的价格战,就算卖4000一公斤,也仅仅是8折,跟大牌的2折比起来,完全没有捡漏的错觉。
而且,小品牌降价,经销商不同意。
一个茶叶小品牌,三五家或十来家经销商。经销商数量少,品牌厂家对经销商的依赖度大,完全不敢得罪经销商。
如果品牌厂家都降价了,茶友一看,品牌都降了,你经销商却不降,直接找品牌厂家买不就行了。
经销商一看,自己客户被厂家挖了,还让不让人活了,无需多言,连夜跑路,不干了。
最重要的是:很多小品牌,茶客连听都没听过,市场规模本来就小,降价也不一定能卖掉。
无论品牌大小,只要品牌茶降价,降价前买茶的茶友,都会感觉自己被割韭菜。
然而,大品牌毫无畏惧,怕的是小品牌。
山头茶超高的原料成本,决定了小茶企的价格降不下来。狭小的市场规模,注定了降价也不一定能卖掉。
结果就是:大品牌打价格战,倒下的却是小品牌。
-02-
表象背后:价格与品质的魔幻
大品牌价格战,小茶企被迫倒闭,
这种现象的背后,让人不得不思考:茶叶价格与品质的尴尬关系。
茶叶价格虚高
平时卖山头茶,走纯料路线的小茶企,一公斤茶叶,赚小几百块。
原以为,茶叶都是这么卖的。直到看到大品牌2折也卖的时候,被茶叶的溢价吓得瑟瑟发抖。原来,茶叶暴利,真的不是浪得虚名。
也难免会想:2折的经销价,厂家还要赚一点。家家吹纯料,这纯料到底有多纯,只有天知道。
更夸张的是,到市场一看,价格不便宜啊。有的冰岛茶,甚至是冰岛的中小树拼的,五六千一饼。
在这茶价虚高的茶叶市场,早知道被割总是难免的,当初又何必原价购买。
品质差距,没价格差距那么大
做山头茶的小茶企说:山头茶生态好,滋味厚,大牌茶是台地茶和山头茶的秋茶拼的。
可是,如今,市场的反应确实:大牌茶降价,山头茶的客户就被勾走。
消费高品质山头茶的茶友,对茶都是很有研究的,说通俗点就是很懂茶的。他们以前能接受山头古树茶,如今也能接受台地茶拼配的茶。
这难免让人怀疑,山头茶与台地茶的口感差别,真的有那么大吗?
茶叶的口感,的确有差别。但是,绝对没有价格差别那么大。说白了就是1000块一公斤的山头茶一定比100块一公斤的台地茶好喝。但是,口感差别绝没有10倍那么大。
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山头茶的价格,还得继续降。
名山与非名山之间,茶山的两极分化,还会进一步加大。
写在最后:
山头茶15年,越来越感觉:
做名山古树纯料,是作茧自缚的不归路。
纯料把某一山头的纯粹风格极致地表现出来,而拼配茶则是香气、滋味、韵味各方面的协调呈现。
喝茶的人,心里都是向往纯料的,纯料代表纯粹的美,似能给人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觉。
然而,纯料不过浅尝,最终日日陪伴的却是色香韵均衡呈现的拼配。
人在草木间,心之所想,道之所明,都是相通的。
人在尘世飘,纯粹的执著,仿佛一抹月光划过心扉,最终的抉择,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人生如此,喝茶也如此。想到这里,喝茶,果真喝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