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属白茶类,它以绿叶夹银色白毫芽形似花朵,冲泡之后绿叶托着嫩芽,宛若蓓蕾初开,故名白牡丹。白牡丹在公元1922年前创制于建阳水吉。据当地老农反映,原产地在大湖。水吉原属建瓯县。据《建瓯县志》载:白毫茶出西乡、紫溪二里广袤约三十里。1922年政和开始产制白牡丹,成为白牡丹主产区。60年代初,松溪县曾一度盛产。现在白牡丹产区分布在政和、建阳、松溪、福鼎等县。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白牡丹为福建特产,1922年政和开始制造白牡丹远销越南,现主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有退热祛暑之功,为夏日佳饮。
用户评论
终于找到介绍白牡丹茶的文章了!我之前喝过很多种白茶,但白牡丹的味道确实独一无二,清香淡雅,入口带着丝丝 Floral 的香味,像春天的花海一样。真想再买一些尝尝~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详细 lắm, 白牡丹的具体描述非常到位儿,特别是那句“叶片呈现银亮状态”,仿佛置身于茶园般感受茶叶的精致美感。以后去选购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款茶不是很熟,看完这篇文章了解了一些关于白牡丹的基本知识。没想到他的冲泡方法还挺讲究的,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学习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描述的白牡丹听起来很美好,但我个人口味还是更喜欢红茶的颜色和口感丰富一些的茶叶,毕竟喝茶也是要有自己的偏好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白牡丹是上品茶,我同意。口感真的不同于其他白茶,清香不冲,回甘也很不错。文章里面说的那种“玉露般清新”的感觉,真的很准确!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篇文章后,对白牡丹的冲泡方法还是有一些疑问,比如要用什么类型的杯子?水温需要多长时间煮沸?希望能提供更多细节性的介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对白牡丹的描述比较理想化,可能过于夸大了它的优点。毕竟每个人口味不同,有些人可能并不喜欢清淡的口感。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说的白牡丹好喝得让我想立刻来一杯!图片也很精美,让我也想象一下品饮その様子~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平时挺喜欢喝茶的,但对一些高端茶叶还不是很了解。这篇文章终于给了我一些启发,原来白牡丹还是有点讲究的啊!期待以后有机会去尝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详细介绍了白牡丹的产地、品级和冲泡方法,但我感觉缺少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指导,比如可以选择哪些茶具?具体的步骤该如何进行等等。希望作者能够补充一些更实用的内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的亮点在于对白牡丹的品赏体验描述,用词优美,细腻地描绘出它的清香淡雅、回味悠长。让读者仿佛亲自品尝了一次如此高品质的白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没有提及白牡丹的功效和益处,这部分内容也很重要吧?很多人都喜欢喝茶是为了保健养生,了解白牡丹的功效可以更有帮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有些吹捧,文章中对白牡丹的描写充满了溢美之词,缺乏客观评价。每个人的口感不同,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如此清淡的味道。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比较浓郁的味道,比如红茶或者乌龙茶,这种清淡的口味可能不是我的菜!不过文章写的还是蛮详细的,适合想了解白牡丹的朋友们参考一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提到的“玉兰心”和“冬雪”这两个品种,我一直想尝试喝喝看它们的口味差别。期待下次看到类似的文章进一步介绍不同品种的白牡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不是茶的专家,但感觉这篇文章写的比较专业,能够让人对白牡丹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多发些关于不同茶类的文章!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文章后我对白牡丹有了更大的兴趣,打算去尝试一下。期待这份清香淡雅的味道能带来令人愉悦的心情。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写的很全面,涵盖了白牡丹的产地、品种、冲泡方法等等重要信息。对于想要了解白牡丹的朋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指南!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