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黄芽,是芽形黄茶之一,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蒙顶黄芽自唐始至明清皆为贡品,于1905年恢复生产,曾被评为十大名茶之一。
生长环境
四川蒙山不仅盛产绿茶名品蒙顶甘露,而且也是黄茶极品蒙顶黄芽的故乡。蒙山有五顶,又称五峰,中顶—上清峰海拔1450米,耸插云霄。明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山上寺庵罗列,名山县七十二座寺庵,有近半在蒙山。林木苍翠,清泉遍壑,绿树红花,风景优美。道旁山间,寺院周围,茶园遍布。
蒙顶山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阴雨天较多,年日照量仅1000小时左右,一年中雾日多达280-300天。雨多、雾多、云多,是蒙山特点。再加上蒙山茶园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4.5-5.6,适宜茶树生长。所以人们说,蒙山上有天幕(云雾)覆盖,下有精气(沃壤)滋养,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
历史发展
蒙顶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蒙顶茶栽培始于西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
资料记载:蒙山产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许多古籍对此都有记载。如清代赵懿《蒙顶茶说》上载:“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顶又美之上清峰,茶园七株又美之,世传甘露慧禅师手所植也,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以其异,谓曰仙茶。每岁采贡三百三十五斤。”
唐代李肇《国史补》:“剑南有蒙顶石花、小方、散芽列为第一。”北宋范镇《东斋记事》:“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然蒙顶为最佳也。”宋代文彦博“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叶胜醍醐”。
有诗云:“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蒙顶茶自唐开始,直到明、清皆为贡品,为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贡茶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一些传统品类的名茶都被保留下来,并加以改进提高。品名有甘露、石花、黄芽、米芽、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50年代初期以生产黄芽为主,称“蒙顶黄芽”,近来以甘露等为多,但蒙顶黄芽仍有生产,为黄茶类名优茶中之珍品。
品质特征
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芽毫显露,甜香浓郁,汤色黄亮透碧,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全芽嫩黄。
采摘制作
蒙顶黄芽的采摘较早,一般在每年的春分前后,古人称之为“苍条寻暗粒”。要求采摘芽头肥壮、大小均匀的单芽,要用“掰”的方式采下芽头,而不能用指甲掐下。所采芽头的细嫩程度,如诗所云:“淡淡鹅黄掇嫩枝。”
蒙顶黄芽制作分杀青、初包、复炒、复包、三炒、堆积摊放、四炒、烘焙八道工序,因为芽叶特嫩,要求制工精细。
黄芽也需经过高温杀青来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若杀青不足则难掩青气,杀青过度则焦苦闷顿。
杀青时抛闷结合,快速提高叶温的同时也散发水气。用鼻嗅眼看来判断是否青气散尽,杀青到位。
“闷黄”是传统工艺制作黄茶的特殊步骤。即: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使茶胚在湿热作用和外源酶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理化变化而逐渐产生黄变的特有工序。
经过“闷黄”的黄茶,多酚类化合物和水浸出物含量都减少,复杂儿茶素转化为简单儿茶素,而单糖和氨基酸含量反而增加,带来鲜甜和醇爽。表现在品质上,汤色黄亮,青涩味消失,香气变纯,滋味变醇。
最传统的黄芽使用黄纸包裹闷黄,闷黄的温度也无定数。
当天空气温湿度,杀青叶状况无法复制。只能靠眼、鼻、耳、手来看,来嗅、来听、来感受茶叶的变化。闷黄到位的黄茶,完全脱离绿茶收敛性强的特点,香气清悦,鲜而微甜。
极品蒙顶黄芽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