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茶经》未载的传奇:诸葛亮普洱,竟成为天价饮品之谜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茶经》未载的传奇:诸葛亮普洱,竟成为天价饮品之谜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就这么个毫不起眼的茶叶,几年前却在十大名茶之外异军突起,掀起茶叶世界的惊涛骇浪,改变了我国茶叶格局,极大提升了茶叶的市场地位,本身也在众多名贵品种茶里脱颖而出,俨然新贵,起码身价最贵。以致造成了茶叶“暴利”的社会现象。
普洱茶并不在十大名茶之列,按说不具备领军茶世界的条件。论名分没名分,要地位没地位,品质嘛,也就那回事,不能和十大名茶比。可是普洱茶实实在在当了一回弄潮儿,自己也挣得珠光宝气,名气最大,价格最贵。虽说时光短暂不到十年即有没落,目前地位仍然坚挺,无茶能够撼动。
话要从十年前说起。房价开始猛涨,带动了奇怪的物价波动现象。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的“蒜你狠”,也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农副产品,小小的蒜瓣,多少年都几毛钱的大路货,居然坐了火箭,一夜窜上顶峰,卖到几块十几块,没人相信。可不由得不信,再买非得十几块一斤。平时一块买一兜子,此时只可买到一头,还得挑小个的。
受惯了涨价冲击波的人们,慢慢接受了随之未来的姜你军、往前葱。可是,对茶叶的行情却不能淡定,尤其老茶客们,怎么茶叶也翻起筋斗云,往年几十几百的,如今要几千几万,话说个人收入没见涨啊。
不错,茶叶行情也是这个时候猛涨,跟随而来的所谓茶文化,以南方功夫茶为特色,喝茶也突然变得文明,不可大口猛灌,不可口壶细嗦,必须的兰花指捻起小小茶杯细品。于是,喝茶人冷静下来,就要琢磨,这茶叶怎么搞贵的。
喝茶人不是做茶人,也不是卖茶人,得不到很多的茶叶行情讯息,不了解怎么贵,哪些贵,还有便宜的不。只是觉着买茶贵了,比起以前很贵,贵得离谱。结合原先积累的买茶经验,茶叶种植和生产的道听途说,不约而同的提出一个概念:茶叶暴利。
“茶叶暴利”一说迅速得到广泛响应。实证太多了,最基本的,当时最好的雨前毛尖,成本也就三几百块,卖到几千上万。这十倍几十倍的利润,绝对的暴利。有心人开始顺藤摸瓜,要搞清楚谁在攫取这块蛋糕。
——直观的办法,调查产业链,从种茶环节开始,是不是种茶人赚去了大头。
种茶一块容易查清楚,茶树在那挪不走,茶山在那也不可能临时变化物种。再说种茶的投入产出几乎透明,人工费、场地费和管理费都明摆着:茶树种植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人工费包括茶树管理和鲜叶采摘,计件工资;再就是土地使用费,肥料和农药。然后每年产出茶叶。
按每亩单算,一年下来,采摘鲜叶300斤,每斤100元,全部收入30000元。扣除鲜叶采摘工资,每斤50元计15000元、肥料农药和施用费统算500元,一亩茶园年收入10000元。这是信阳毛尖的种植情况,说明没有暴利。
——难道暴利在炒茶环节,炒茶人赚了大头?
炒茶环节投入产出也是透明,没什么弯弯绕,也瞒不住。1斤鲜叶100元,4斤炒茶1斤。400元加上手工炒茶费用100元,直接成本就500元。茶厂出货价还便宜,也就600-800元之间,扣除一应费用,落得个200元就阿弥陀佛。
茶厂出货便宜的主要原因,他们出来的茶叶原生态,不分拣,行业叫做粗茶。质量虽好,模样粗糙,卖不上价钱。我每年去茶厂买茶,给钱的时候老厂长都那句话:“收你几百,出去都是几千啦”,道是实情,说明做茶这个环节也没暴利。
——那么,暴利必定在卖茶人,就是经销商那里了。果真如此吗?
没做过这门生意都知道,茶叶经销三大块投入:买茶、运输和房租。两头的大账清楚,买进和房租,500元每斤买进,挑挑拣拣后卖1000元,或者1500元。中间的环节就复杂了,有运输、保管、仓储,包括隐形风险:损耗、天灾人祸,譬如跑水了,受潮了,翻车了。更有个一句话说不清的客观现实:茶叶有明显的季节性,一次买进,要卖一年。这一年里的价格波动、环境变化,风险随时会出现,搞不好就搭进老本,光屁股回家。这样算下来,不仅卖茶不怎么挣钱,反而要替他们捏把汗,风险有点大啊。
如此转了一圈,茶叶整个产业链里,并不存在暴利。这就奇怪了,眼睁睁的暴利现象,怎么找不着呢?
再回过头看市场。99元买一送一,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乃至万元茶,满世界也都是。可是这个两极端价位实在不好解释。99元买一送一最多,打开手机,每个APP都会频繁出现,广播电视,满天飞的小广告,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这个级别的茶叶卖的很火。最贵的茶叶,作为中华烟茅台酒的死搭档,更是暗流涌动,卖的很火。他们肯定不是完全的质量差别,还有其他原因。
既然产业链里找不到原因,市场又确实存在暴利现象,那就跳出产业链,看暴利在哪里,或者说,找到暴利形成的原因,以及被谁人攫取。
还回到前面提到的涨价风波那几年。大蒜涨价,姜涨价,葱涨价,还都是个别产品,并没有带动农产品群体跟风涨价。但是茶叶不是这样,除了99这一类,整个的团体跟风,全面涨价,而且不是一般的涨,涨的离谱。
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这样的经济现象,很大可能是人为的因素,不是市场行为。假设:人为操纵一款产品,因为茶叶的专一商品特性,必然会带动同类产品的同向运动。也就是说,操纵一款茶叶,会带动所有的茶叶。因为茶叶尽管品种繁多,但都是茶叶,只喝。不像大蒜,贵了可以不买,不吃它吃其他的,有很多替代品。茶叶就没有,都是茶叶,只有茶叶。当然,供操纵的品种必须有代表性,需要如下特质:
换到这个角度再看,普洱茶露出水面,普洱茶具备这些特质。而且普洱茶有突出的市场表现,存在明显的人为操纵的痕迹。干脆说吧,普洱茶被炒作了,还在大蒜之前,成为后来的大蒜之类炒作的表率。
故事发生在2007年,缘起于2005年。这年,普洱茶突然发飙,三个月时间里,从一个几十元一斤的大碗茶平民角色,猛窜到皇家新贵,最高价卖到30000元每斤。这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如今看来有着典型的案例意义。我们先来看看是怎么炒起来的,说三点主要的:
这里有个典故。据《普洱府志》记载,清朝时期的普洱茶山800里,茶人10万,仅思茅一地年产茶叶10万担。如此规模,得力于雍正皇帝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极大程度的调动了茶人积极性。但是产量上去了,山高路远卖不掉。当地政府就想了个点子,以大张旗鼓的形式,每年茶叶岁贡朝廷,用骡马大帮,一路送京城。当时负责押送的官员是思茅通判,很会办事。从思茅到京城,不怕路途遥远,就怕声势不大。一路摇摇摆摆,以造声势为要务,搞得是全国都知道普洱茶好,是当今皇上喝的。京城人都以能喝到普洱茶为荣耀。
2005年这次活动,和当年一模一样,只是为了造声势,现在叫做“炒作”。当时组成有120匹高头大马,几十个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人,诺大的马帮5月1日从普洱出发,途径云、川、陕、山,共计100多个县,一路浩浩荡荡,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到10月14日才进了北京城。为了保证这次活动的顺利,全程跟随8部汽车,近百个服务人员。马帮一路上,也是采用古人的义卖方式,走一路卖一路,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扩张声势。到了北京城,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和普洱茶拍卖会,随后在老舍茶馆举办的慈善拍卖会上,相声演员姜昆主槌,影视演员张国立捐赠的一个普洱茶饼,拍出160万元。至此,普洱茶造势成功,价格坐上了宇宙飞船。
——普洱茶成了不交印花税的股票。
当时的炽热状况怎么形容呢?简要罗列下:
——市面流传的笑话:“天津要改为狗不理市,西安要改为羊肉泡市,思茅要改为普洱市”,没想到这个玩笑话有部分变成现实。思茅市于2017年1月21日,改名为普洱市。于是,普洱茶炒作胜利圆满,甚至超过预期。这个超过预期就在于带动了茶叶价格的全面提升。
后记一:普洱茶的文化源头。茶界有个公认的说法,普洱茶是“武侯遗种”。《普洱府志·古迹》有记载,思茅六大茶山,多有武侯印记,有古茶树也比其他的树大,是诸葛亮种下的,至今当地人还在祭祀。
民间传说更形象了,诸葛亮帅军南征,进入云南思茅,将士们水土不服,大都患了眼疾,诸葛亮懂医,采用茶树叶煎水洗眼,治好了众人的眼疾。后来班师回朝,留下部分将士,教他们帮助当地人种茶,维持生计。于是,当地人认定最大的茶树是武侯种的。
诸葛亮在云南种茶,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他的功绩,能被当地人崇拜到如今,好像还不是种几棵茶树所能达到的。他对当地的贡献,应该是宏观的,能让更多百姓受益的事情,譬如他的平地种庄稼,山地种茶叶的农业措施。
后记二:普洱茶热炒前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积累,也是一帮玩家玩出来的。石昆牧的普洱理论体系,成为普洱茶炒作的核心内容和理论依据。
话说有个台湾人,打小就是神童,名字叫做石昆牧,出生于1966年。这人不得了,天生异禀,不是常人。再加上出身嗜茶世家,祖辈爱茶如命,惹得他出生就带茶香。7岁会品乌龙茶,把本岛乌龙茶说出道道,水平不输老茶客。17岁开始接触普洱茶,到了20岁,俨然普洱茶专家,水平相当了得,藉此融入了港台普洱茶文化圈。普洱茶的特点是老来俏,放得越久越好喝,越珍贵。所以,港台那帮玩普洱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都有两把刷子。
石昆牧本人在这个大神圈子里浸染十多年后,融汇哲学、神学、宗教、医学和传统文化入普洱茶,形成自己的茶文化基础。从1999年起,通过实体茶叶经营,逐步完善普洱茶理论体系,写了很多相关文章,最终于2007年创建普洱体系,并且开办实名网站和论坛。论坛名字就叫“经典普洱论坛”。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一直觉得普洱茶都是贵贵的東西,没想到诸葛亮喝的是大碗茶?!《茶经》都没收录?我更想试试这种“平民茶”的味道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营销策略很不错啊,用诸葛亮的形象和历史故事来包装普洱茶,一下子就显得高雅又神秘。但其实不就是“普洱”里的一种吗?有点忽悠人的嫌疑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传统的普洱茶,那种醇厚的口感,经过岁月沉淀的韵味才是真功夫啊。这种诸葛亮的普洱,感觉噱头比茶叶本身还大很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看不明白,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诸葛亮喝的大碗茶和我们现在喝的普洱茶有区别吗?《茶经》里的茶和现代普洱都是不一样的吧?有些地方太容易让人误解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天价茶”这个词就有点恶心,名声效应大于实际价值。这种用历史故事炒作的普洱茶,不就是想图个高价吗?真想喝好茶,还是去老店里问问吧,不会被坑钱。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古人的生活还挺好奇的,想知道他们真的喝过什么茶?这篇文章让我对诸葛亮的生活有了更进一步了解,也讓我很想试试这种“大碗茶”的味道。说不定味道还不错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趣,把诸葛亮和其他古代名人的茶饮文化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人物的喜好和生活习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我还是觉得普洱茶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用什么故事包装都无法掩盖真正的味道。 很多时候营销会让人失去理性判断的能力,我们还是应该相信自己的感官体验来评判好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说的很不错啊,让我对诸葛亮的形象有了更立体化的理解。看来“天价茶”的标签并不是衡量普洱茶品味的唯一标准吧,还要看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实际口感。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普洱茶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我不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诸葛亮所饮茶的细节! 这篇文章让人看到了历史人物的一面又觉得这个“天价”确实有些可笑之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认为价格并不代表质量,有些所谓的“天价茶”,其实味道平庸甚至恶心。普洱茶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它的口感、品质和文化内涵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一下诸葛亮所饮茶的历史背景以及与普洱茶之间的联系。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更多关于“天价”茶现象的答案。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深度,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消费观念的问题。究竟是历史赋予了价值,还是市场炒作创造了价值?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越来越觉得我们应该注重理性消费,不要轻易被营销手段所左右。真正的好茶,应该是拥有优质品质、符合个人口味的,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品牌和噱头。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标题就充满了噱头,故意制造争议吸引眼球。其实普洱茶种类繁多,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我们应该理智看待这些“天价”标签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普洱茶这种有历史渊源的饮品,我认为更应该注重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把目光局限于所谓的“天价”,忘记了它原本的美好意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